为何会“在压力下窒息”?  

施金生

大众心理学 ›› 2025, Vol. 32 ›› Issue (2) : 26.

大众心理学 ›› 2025, Vol. 32 ›› Issue (2) : 26.
心灵茶室

为何会“在压力下窒息”?  

  • 本文探讨了“在压力下窒息”(Choking under pressure)的心理学机制及应对策略。文章通过马修·埃蒙斯的奥运失误案例引出话题,分析了高压情境下个体表现失常的三大理论:过度唤醒理论认为压力导致唤醒水平过高,影响任务表现;分心理论指出压力使注意力转移到无关刺激,减少认知资源分配;外显监控理论则强调过度关注行为细节干扰自动化技能的执行。文章还提供了应对策略,如深呼吸、正念冥想、专注力训练和习惯化练习,帮助个体调节压力、提高表现,避免“窒息”现象的发生。
作者信息 +
文章历史 +

引用本文

导出引用
施金生. 为何会“在压力下窒息”?  [J]. 大众心理学, 2025, 32(2): 26

102

Accesses

0

Citation

Detail

段落导航
相关文章

/